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 计算机信息管理基础——实验一(开发工具与数据库的建立)ppt

计算机信息管理基础——实验一(开发工具与数据库的建立)ppt

发布时间:2024-02-08 14:20:15

  1. 管理信息系统的产生、发展
  2. 目前我国物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是什么??
  3. 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课堂笔记4

一、管理信息系统的产生、发展

管理信息系统及其学科发展

《管理学家》

许立达 (美国弗吉尼亚old dominion university)

1 引言

对于企业来说信息的意义是十分重要的,因为当代企业管理的方方面面都依赖于信息的获得和利用,特别是任何企业决策都需要信息。信息是一种资源,利用好信息资源可更好地开发和利用种种其它资源。主要用于开发和利用企业信息资源的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s, 简称mis)的发展和广泛应用表明人们普遍认可有效地利用企业信息可帮助企业更好地制订企业规划,做好企业决策,并改善企业的效益。

本文介绍有关管理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学科背景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本文介绍的基本概念包括信息的概念,信息系统的概念,信息管理的概念以及现代信息集成的概念。对这些基本概念的理解会有助于对管理信息系统重要性的认识。

2 管理信息系统的由来和发展

管理信息系统包含抽象的系统概念和管理概念,以及具体的信息技术和实际应用。其学科框架由以下主要部分组成:

(1) 基本理论:这一部分主要包括与信息系统有关的科学理论和管理理论其中包括系统科学理论,计算器科学理论,竟争战略理论等。

(2) 信息技术:信息技术包括硬件,软件,网络等。

(3) 系统开发:这一部分涉及企业人员和信息技术人员如何规划,开发和运作信息系统,涉及到许多系统开发方法。

(4) 系统运行:信息系统的应用十分广泛。信息系统在企业中的应用实例包括生产运作管理系统,电子商务系统等。

(5) 系统管理:这一部分主要涉及如何有效管理信息系统包括电子商务系统的管理方式和策略。

2.1 信息的概念

信息可以信息源(如内外)或形式(如数值或非数值)等特征来加以区别。非数值形式信息可以是结构性的或非结构性的。管理信息可以是结构性的或非结构性的。在信息社会中每一个企业作为一个信息单元具有其特殊的信息环境和信息需求。如同能源,资金和人力资源,对企业这样的信息单元来说,信息是一种基本资源,因为没有信息企业是不能运行的。虽然信息是一种无形资源,但信息却把整个企业联系在一起。由于信息的无形性,往往使企业在分配和运作各类资源时没有足够的能力和手段把信息纳入资源计划。信息资源的利用涉及信息和信息技术。如前所述信息是一种资源,而信息技术则指收集,存储,传递和利用信息的手段。当前科学技术正在不断改变信息的获取,处理,存储,传递和使用,这要求企业采用先进科学技术手段对信息资源加以妥善管理和有效利用。

2.2 信息管理的概念

企业信息管理可定义为企业有能力收集,存储,检索,传递和利用信息,特别是能以有效形式提供有用信息供决策之用。从评价标准来说,信息管理要求做到信息有用,有效,作为信息管理工具的信息系统要能体现经济价值,在实质水平上改进企业运行水平。从技术角度来说,企业信息管理的基本任务是采用现代科学技术的手段来管理企业信息。

2.3 系统理论奠定信息系统理论基石

20世纪后半叶是系统科学篷勃发展的时期。自1940年代以来,许多系统名词相继出现其中包括系统科学,系统工程,系统理论,控制论,系统分析,系统方法,以及系统思维等。此后所有这些名词被统一在系统科学之下。系统科学思想曾深入到许多自然科学和社会科学学科,其中也自然包括了信息系统学科。系统科学被认为是信息系统的理论基础,其概念被广泛用于信息系统研究。信息系统的基本概念是建立在普通系统理论(general systems theory)和系统科学(systems sciences)基础之上的。这主要包括两大普通系统理论模型,即输入-过程-输出模型和系统-子系统-系统环境模型。先谈谈输入-过程-输出模型。普通系统是由许多互联功能所组成,其目的是以有组织的形式接受输入产生输出。普通系统通常是一个动态系统,其中三个相互作用的基本功能包括输入,过程和输出。输入指进入系统参与过程的元素如原材料或能量。过程指把输入转化为输出的进程如制造过程或数学计算。输出指经过转化过程得到的元素如制成品或管理信息。一个实例可以是一个制造系统接受原材料作为输入,在输入参与过程后,产生制成品作为输出。而在这一制造过程中伴随物流必有信息流,作为信息系统正是去追踪和描述此种信息流的系统。当然信息系统本身也是一个普通系统,即接受数据作为输入在参与过程后以信息的形式输出。如在上述普通系统模型中引入另外两个功能则使模型更为有用。这两个功能是反馈和控制。一个具备反馈和控制能力的系统被称为控制系统(cybernetic system),即具备自监控,自调节能力的系统。反馈主要指系统有能力把有关系统输出的数据反馈给其输入部分为必要的调节提供信息。控制则指在对系统反馈数据进行分析后确定系统是否实现目标。如未实现目标,系统则要对其输入或过程部分进行适当调节以得到期望的输出。把反馈和控制功能加入到信息系统的基本模型中去使模型更适用于管理信息系统。

另一普通系统模型称为“系统-子系统-系统环境模型”。在设计企业信息系统时,往往把企业看成是一个系统,企业部门为子系统,企业外部为系统环境。通过对系统-子系统-系统环境的多层次精细化分析,无论系统如何复杂,从系统分析和系统设计的角度来说都有可能设计出一个较好的系统。简单地来说,输入-过程-输出模型使我们有可能仿真物流和信息流,而系统-子系统-系统环境模型则使我们有可能在概念和逻缉水平上理解,分析和设计具有高度复杂性的企业信息系统。

2.4 信息系统概念和演化

用系统的观点来分析企业组织结构,企业是一个有生命的开放系统,信息系统则是企业的一个子系统。随着计算器技术的发展,信息系统越来越多地被用于企业各管理层的决策,信息系统从而被视为企业内部最具价值的子系统之一。采用企业信息系统有许多优点其中包括直接提高企业运作效率,降低成本,缩短生产准备时间等。

一般来说,信息系统接受数据/信息以作为输入,通过过程转换,以信息的形式输出结果。此种信息往往是为某一信息需求服务的。在这一信息转换过程中涉及的功能包括:(1)数据的产生:企业内部数据的产生或获取;(2)数据的记录;(3)数据的处理过程;(4)信息的产生,存储,检索和传递;(5)信息为其需求所用。

有关信息系统的定义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研究课题。1980年代初期信息系统被定义为“由人员,事务处理程序,数据,硬软件和组织机构组成的一个系统用于收集,处理,存储和传递数据/信息。此类数据/信息主要用于两个层次:一是用于生产运作层次的事务处理,二是用于管理决策”。虽然这一定义在当时来说显得十分全面,但此定义显然仅包括信息系统的其中两个使用对象,即生产运作层管理和中层管理,而未包括其第三个使用对象即高层管理。然而从上述定义可推出信息系统的若干基本特征:(1) 信息系统不单纯是一个计算器系统。该系统是由人员,事务处理程序,数据,硬软件和组织结构组成的一个相对复杂的系统;(2) 管理信息系统主要用于企业的基本运作以及管理决策;(3)用于生产运作层的属事务处理性质的系统和用于中层管理决策的系统有不同之处。

1980年代后期,随着对信息系统的需求扩大到高层管理,企业信息系统开始面向企业的各个层次并为之提供服务,同时系统的名称也开始分化。具体来说企业信息系统开始由三个子系统来加以定义和描述。子系统一是为企业基础层即生产运作层服务的系统,称为数据处理系统(data processing system)。从系统角度来说此类系统以事务处理系统为主。子系统二是为企业中层即中层管理服务的系统,称为管理信息系统(management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mis。从系统角度来说此类系统在事务处理系统基础上增加了可供中层管理决策之用的部分系统。子系统三是为企业高层即高层管理服务的系统,称为决策支持系统(decision support system),简称dss。此类系统也被称为高层管理信息系统(executive information system),简称eis。近年来开始普遍采用新的名称为联机分析处理系统(online analytical processing system),简称olap。从系统的角度来说,此类系统在数据处理系统和管理信息系统的基础上提供了可供高层管理决策之用的部分系统。

由于信息系统不单纯是一个计算器系统,该系统是由人员,事务处理程序,数据,硬软件和组织结构组成的一个相对复杂的系统,因而自1970年代初期早期企业信息系统投入运行以来出现了许多需要从管理学角度来介决的问题。于是在1970年代后期美国管理学界开始对企业信息系统加以关注,与此同时,管理信息系统,即mis作为一个交叉学科出现了。

2.5 管理信息系统(mis)及其研究对象

有关管理信息系统的定义很多,有较重视侧面的,也有较重视全面概貌的。其中一个定义为:“管理信息系统用规范的手段,根据企业内外数据来源,向企业所有层次的管理人员提供有用信息,使他们可就企业规划和管理作及时有效的决策”。简单来说,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功能在于把数据加以处理使其变为信息并将此种信息传递给管理层以供决策之用。那么管理信息系统所促成的管理功能是什么,此种管理功能又涉及哪一个决策层成为人们关心的一个问题。

研究管理信息系统的主要特征不难发现:(1)就管理信息系统数据/信息的性质而言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兼而有之,这决定了管理信息系统既支持对生产运作层进行管理(其数据主要为结构数据),也在一定程度上支持在生产运作层之上的管理决策(结构数据和非结构数据兼有之);(2) 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是一个供中层决策之用的系统,因高层管理决策其数据结构主要为非结构形式;(3) 虽然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是一个供中层决策之用的系统,然而管理信息系统寻求的服务对象则是企业整体。

管理信息的价值在于特定管理层把信息用于特定决策及其决策产生的效果。因而了解不同管理层的决策特点十分重要,这样才能研制出具有针对性的系统。管理层主要分为三个层次。基础层为生产运作/事务处理层次(经理职务如运输主管),中层为战术层次(经理职务如会计或销售经理),高层为战略层次(经理职务如总经理,董事长)。对基础层来说,数据相对较结构化。对战术层来说,数据结构化和非结构化兼而有之。对战略层次来说,数据较非结构化。诺贝尔奖获得者西蒙(simon)把决策分成程序性(programable)和非程序性

(non-programable)决策。程序性决策指规则型或重复型决策,而且决策准则是预知的。非程序性决策指决策较新,无结构,问题和决策准则非预知。就决策层次来说,基础层的决策属程序型,战术层的决策程序型和非程序型兼而有之,战略层的决策属非程序型。如上所述,管理信息系统主要是一个供中层决策之用的系统,然而管理信息系统寻求的服务对象则是企业整体,其局限性是显而易见的。这在一定程度上提出了为企业高层提供专门信息系统的要求,直接导致了决策支持系统,高层管理信息系统和联机分析处理系统的出现。换言之,由于企业信息系统中三个子系统的不同系统特点,服务对象不尽一致,最终导致管理信息系统的细分化,即数据处理系统,管理信息系统和联机分析处理系统(含决策支持系统)。

显然对于不同层次的决策,决策程序不一样,导致信息要求不一样,因而对系统的要求也不一样。这给设计用于不同层次的信息系统带来不同设计要求,比如必须对下列因素加以重视,如决策类型,决策过程,决策者在企业中所起作用,企业类型,企业环境等。企业管理层和信息技术部门对这些因素的认可和理解是研制有效信息系统的先决条件。

除了上文所述管理信息系统实际上被细分为三个不同系统,目前正在发生的是管理信息系统定义的泛化。由于信息系统不仅仅在企业中被使用,换言之在各行各业中均有广泛应用,传统的“管理信息系统”名称正在朝“信息系统”或“信息管理系统”转变。这直接导致了目前信息系统学科定义的演化,即从1970年代起始的,传统的,狭义的管理信息系统(mis)演化为较为广义的信息系统(information systems, is),并进一步从较为广义的信息系统演化为包含更为广泛的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这一趋势决定了学科的定义,学科研究的对象,学科知识的组成,以及学科对社会经济的影响,并同时影响到学科设置的变化。举例来说,管理信息系统(mis)和为企业所用的信息系统属管理学研究范畴,而用于非企业单位的信息系统如医学信息系统(medical informatics)则不一定全属管理学研究范畴。在这一意义上,在传统的管理信息系统基础上,开发和研制广义的信息系统,并进一步从较为广义的信息系统开发含义更为广泛的信息技术正在成为一个发展趋势。信息系统或信息技术作为计算器科学技术在国民经济中的直接应用,包含在不同行业中使用的信息系统及其相关技术,使其成为一门具有多学科性质的有广阔发展前景的综合性学科。

2.6 信息系统规划和开发

信息系统对企业管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即使是一个小型企业,管理也很少全部依赖于现场实际观察运作情况。利用信息系统为企业解决实际问题是当前企业管理人员的一项重要职责。企业管理人员有责任代表企业提出建立系统并责成不断改进系统。同时企业管理人员也有责任照顾企业内用户的需求对企业信息技术部门和人员进行管理。值得注意的是采用信息技术会同时带来机会和挑战。

企业信息系统的规划十分重要。及时运行体现先进技术水准的信息系统可直接支持企业的战略兰图及其实施。比如当前企业系统的集成化成为一个主要趋势。但许多制造企业的管理信息系统是由一些互不相联的子系统所组成,而每一子系统又各自使用其自己的数据库。往往每一子系统用于介决一,二个问题,而数据库之间的多重数据转换是非自动化的。这使系统的效率受到很大影响。若采用服务器可起到数据库集中管理的作用,但不能实施自动数据转换。然而数据集成和系统集成的重要性是不容忽视的。这里举两个例子说明在系统规划中忽视系统集成化产生的负面经营结果。一个例子是汤姆逊家用电器公司。由于仍采用老旧库存系统,零售商无法就主要商品迅速进货。后采用直接与内部生产和物流系统联机的需求协调系统,缺货率减低到1%,需求预测准确率提高到95%。另一个是波音公司的例子。1997年由于波音公司在信息系统集成化方面动作迟晚,致使建造飞机过程中所需约六百万个零部件的传送不够通畅,导致装配拖延,直接经济损失16亿美元。在吸取教训后,波音迅速把供应链概念引入内部生产系统,其结果十分喜人。在四年中生产能力提高100%,飞机生产准备时间缩短60%。

许多企业在信息系统设计过程中采用系统开发方法。该方法也称为系统开发周期方法。这一方法提倡企业用户和信息技术人员共同就企业的信息处理需求进行系统分析,并在此基础上设计企业信息系统。典型的工作包括提出拟建系统的经济和技术可行性,建立原型,系统运行,系统维护以适应企业运作环境的变化和保持信息系统实际价值。尽管采用了一些先进的设计方法, 但在实际中仍出现许多问题。出现的问题包括 在设计阶段管理层的参与不多,系统的重点不够明确, 过于偏重于数据处理,技术部门对管理层和企业真正的信息需要了解不够,缺乏高层管理的重视等。显然为了成功地设计和运行信息系统,不但要重视技术因素,还要重视企业组织结构方面的一些行为因素。在系统设计阶段管理层要充分参与,同时信息技术部门必须对企业结构,企业管理及其运行有充分了解。只有管理层和企业信息部门之间有充分合作,才能开发和运行高效的信息系统。困难在于管理层往往不能明确阐述他们对信息的要求,而信息技术部门往往对企业管理业务没有透彻了解。简言之,管理层和

信息技术部门之间的交流以及管理层和信息技术部门对信息系统的共同深入了解对于开发适用的系统来说极为重要。

简言之,虽然信息系统的一个主要部分是信息技术,但由于信息系统是一个涉及到企业环境和人员等因素的复杂系统,系统设计和运行中出现许多实际问题有待于研究和介决。企业有可能由于对信息技术和信息系统管理不当或使用不当,不但产生技术上的问题还致使企业运作出现问题。此外,具有前瞻性的企业信息系统规划十分重要。企业应使其信息系统以及信息技术支持企业战略,企业过程改进,促进企业基础设施建设和企业文化改善。特别重要的是企业信息系统和技术必须有效地支持企业的战略兰图与实施。

3 信息系统的若干研究方法

3.1 系统科学与数学方法

根据系统科学的观点,系统由子系统所组成,而子系统又影响到系统的存在。事件的发生同时受到系统内部及其环境的影响。所以一个考虑整体的模型必须包括系统和环境。系统思维还认为系统作为一个整体的特性与当系统被分解为子系统时的特性是不同的。系统整体方法(holistic approach)强调研究系统组成之间的相互关系并在此基础上研究系统整体。系统思维不但在信息系统分析设计中被广泛使用,还被应用于许多专用系统之中。

由诺贝尔奖获得者普理高津(prigogine)和德国科学家哈肯(haken)分别提出的耗散结构理论和协同论是系统科学中两项基本理论。这两项理论对许多领域中的自组织现象均有深刻含义,同样它们在信息系统中也有其应用。信息系统的技术指针之一是如何使信息/知识有序化,因而保序性在信息系统中极为重要。通过对信息系统中火商的分析,可揭示耗散结构理论对管理信息系统的启示,其中包括维持系统于非平衡状况,公开系统,促进动态协同行为,以及有选择地扩大波动性。

许多信息系统在不同程度上采用了系统思维,在市政规划领域中有两个模型明确采纳了系统思维。一个模型是rubenstein-montano 和zandi模型。这是一个有关固体废弃物处理的模型,对城市固体废弃物系统及其环境作了基于系统整体思维的仿真。虽然该模型在系统实现时未能包括所有系统参数,但其建模思想充分体现了系统方法的思路。另一市政信息系统采用了软系统方法(soft systems methodology)。这一系统确认组织机构特性会影响到规划的有效性,并把系统思维直接与知识管理联系起来。在系统设计中,该系统把信息系统设计中的组织机构因素充分考虑进去。

在信息系统开发(information systems development, isd)方面,近年来应用系统观点的研究趋向于增多。最近的一项研究应用系统观点就1950年代至1990年代的信息系统开发进行了分析,提出信息系统开发三段论,其中特别把信息系统看成社会系统,强调信息系统的双重性并揭示信息系统在不同阶段所起的不同作用。比如当信息系统处于社会阶段时其典型特点是同时具有内向性和外向性,在这一阶段如何充分利用内向性和外向性极为重要。

维度(dimensionality)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近年来已被引入信息系统的可行性研究,信息检索,信息系统规划,软件开发以及系统开发之中。国际著名的系统科学创始人沃菲尔德(warfield)是这样定义维度的,“如果我们假设一个系统包括可分辨的子系统,我们就有理由假设有维度的集合,某些维度可能对一些特殊的子系统有作用,而某些维度仅对整个系统有作用或仅对整个系统具有意义”。在系统开发过程中,不同维度相互作用。比如软件质量就是一个多维系统。在目前的许多信息系统开发过程中,一些非技术性的维度往往未受到应有的重视。这直接导致某些信息系统技术上很成功但其在实际应用方面不尽理想。在系统开发过程中,典型的维度缺失包括认知维缺失,进化维缺失和时间维缺失等。其中一个更重要的缺失是子系统-维度整合的遗漏。被沿用多年的系统结构分析和设计方法缺乏把局部的总和表现为整体的能力,特别是由于没有能力整合子系统和维度,致使大型系统的结构往往无法显现。

沃菲尔德就维度问题提出了著名的必需多样性定律(law of requisite variety)。这一定律要求系统设计中涉及的维度必须与信息系统中隐含的维度相一致。假设ks表示信息系统中隐含的维度,km表示系统设计者定义的维度。在目前的许多系统设计中,由于对系统的概念化不够深入对系统的维度往往掌握不全,即km

就信息系统建立一个统一完整的理论是当前信息系统研究中面临的一项既紧迫又严峻的任务。这方面的工作要求能仿真不同系统,子系统和维度的具备扎实理论基础的概念和方法。在这一方面,系统科学和数学可提供合适的概念和方法来高度综合所需的知识。就系统科学和数学的关系而言,研究指出系统理论可为大多数数学模型提供帮助。比如系统科学概念被用于系统动力学,仿真仿真,图论和组合优化。系统理论中的方法可帮助建模者组织思维,并进行精确分析和综合。从数学理论的组成来说,传统的数学系统理论包括有限状态机理论,离散自动机理论,基于微分方程和统计力学的几乎所有物理和工程中所用的经典模型。研究指出其它的一些具有概括能力的数学分支如代数几何学,组合理论,图论,逻辑,集论和拓扑学也会加入到可用数学工具的行列。

目前在系统科学领域正在出现越来越多的研究成果帮助我们建立一项有关信息系统的统一完整理论。巨系统理论是一项用于研究复杂公开巨系统的理论。这一理论探讨具有复杂结构的子系统及其相互作用。由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教授提出的这一理论旨在综合许多学科的不同知识并把它们形成整体用于研究复杂系统。此外,有关系统理论与信息系统设计的逻辑映像理论正在研究之中。控制论,计算器科学和系统研究正在被综合成基于计算器的系统理论。这些发展都将为建立一项完整的信息系统理论提供基础。

3.2 定性研究

在管理信息系统研究中,定性研究也正在成为一种研究手段,主要是通过采用结构方程模型(structural equation modeling)建模来量化不易量化的信息系统中的管理变量,从而确定模型的组成及其因果关系,并在此基础上建立有关信息系统的管理理论。分析过程中采用假设检验和统计分析。一般来说200个样本是可接受的采样规模。这里举一个例子。管理信息系统对工业企业的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但为了从管理理论上证实这一点,定性研究是一种主要研究手段。最近一项研究涉及到管理信息系统对先进制造技术的影响。该项研究首

先提出一个理论框架用于阐述管理信息系统对制造技术的影响。通过以问题答卷形式收集数据样本,建模和假设检验,最后得出研究结论。研究结果表明管理信息系统对高制造技术具有重要影响。该项研究并就制造业企业的管理提出具体建议。比如当企业的制造技术从低复杂性走向高复杂性时,对信息系统往往提出更高的具体要求。

4 信息系统学科的发展

4.1 学科演化

20世纪60至70年代,企业信息系统开始用于事务处理和电子数据处理。此后管理信息系统(mis)的概念形成了。管理信息系统注重于给企业中层管理提供一定的决策支持,主要是提供一些预先设定的管理报表。到了1970年代中后期,由此类系统提供的预先设定的管理报表显然不能满足高层管理决策的需要,于是决策支持系统的概念出现了。此类系统的作用是为高层决策者提供非预先设定,即刻需要的有关决策信息。这类信息的特点是能满足特殊专门需要。进入1980年代,对信息系统又有了新的要求。如前所述企业高层往往并不直接使用管理信息系统产生的报表,同时尽管决策支持系统可提供适合于高层决策的分析建模工具,但高层管理层实际使用此类系统的并不多。于是高层管理信息系统(executive information systems)出现了。该系统的目的是为高层决策者随时提供他们所需的重要信息,并特别注重使用方便并具有可提供高层决策者喜欢的报告格式的特点。此后由于人工智能在企业信息系统中开始得到应用,专家系统和知识系统开始相继出现。在1980年代和1990年代之交,由于认识到信息系统的战略重要性,信息系统被管理信息系统学者赋予一种新的色彩,战略信息系统(strategic information system)的名称出现了。把信息系统称为战略信系统的学者认为当信息系统发挥一种企业战略作用时,信息系统的地位应被提高到企业战略的高度。具体来说,信息技术是企业过程,生产和经营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对企业在国际市场中争取竟争地位起到关键性的作用。到了1990年代计算器网络技术的发展迅速改变了信息系统在企业中应用的形式和格局,随之电子商务出现了。电子商务无论是对当代企业的运作还是管理都是一场革命,把信息系统推向了集成信息系统时代。

4.2 信息系统的分类

第一种分类方法是把信息系统主要分为供企业运作用的系统和供决策用的系统。供企业运作用的系统中主要有三个子系统,事务处理系统,企业过程控制系统和企业内部工作协调系统。供决策用的系统主要分为管理决策系统(mis)和决策支持系统(或称联机分析处理系统)。企业运作系统可提供为企业内外部所用的信息,但这类系统往往不专门提供可为管理层直接所用的信息。管理层直接所用的信息往往需要用管理信息系统加以处理方可得到。企业运作系统的目的是有效地处理企业事务,控制企业过程,促进企业内部的信息交流。事务处理系统的一个典型例子是销售网点系统,过程控制系统的一个例子是炼油厂的计算器电子传感器连续性地监测化学过程并随时就控制炼油过程做有关调节。企业内部工作协调系统的一个例子是办公自动化系

二、目前我国物业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是什么??

上海殷行物业管理公司的传统业务是国有公房的租赁管理。随着国家房改政策的推行,一些租户开始买房,私房管理逐渐成为公司的核心业务。该公司的软件系统开发有两大难题:一、业务规则复杂,特别是历史遗留的各项政策法规,许多公司员工也难以理解清楚;二、系统必须能随着公司业务重心从公房租赁到私房管理的转移过程和各项政策的变化而进化,这需要一个稳定的软件构架( software architecture )。传统的瀑布式软件开发过程不能满足该系统在需求和系统进化方面的要求。

由于殷行物业管理系统需求获取的难度和对软件构架的要求,我们选择采用 rup 来开发该系统,并最终开发出了令人满意的产品。

2 统一过程的特点

rup 是一个通用的软件开发过程框架,它可通过裁剪和扩充应用于各种不同类型的软件系统、各种不同的应用领域、各种不同的组织和各种不同的项目规模。 rup 具有以下三个重要特征:用例驱动、以构架为中心和迭代增量开发。

2.1 用例驱动的过程

首先,在业务建模( business modeling )工作流中,业务流程( business process )被定义为数个不同的业务用例( business use case ),其中每个业务用例都代表业务中某个特定的工作流程,业务主角( business actor )(客户、合作伙伴等)通过业务用例中的动作序列获得组织的服务。所有的业务用例和业务主角构成了组织的业务用例模型( business use - case model )。

在需求( requirements )工作流中,根据业务用例模型确定待开发系统支持业务用例实现( business use - case realization )的功能并限定系统的边界,这些功能用系统用例( system use case )来描述,用例主角为组织内部的业务工人(员工、直接使用系统的客户等)。所有的系统用例和用例主角构成了系统用例模型( system use - case model ),它描述了系统的功能需求。

在分析设计工作流( analysis & design )中,开发人员使用系统用例模型作为输入,对每个系统用例进行用例分析( use case analysis )和用例设计( use case design ),得到相应的用例实现( use case realization )。用例实现在设计模型( design model )中提供了一种结构,用于组织与用例有关但却属于设计模型的工件。这些相关工件包括协作图( collaboration diagram )和序列图( sequence diagram ),这些图使用协作对象说明用例行为。最终这些协作对象可以归纳为系统要开发的分析类和设计类。

在实施 (implementation) 工作流中,将设计模型作为输入,将设计类实现为组件,创建实施模型( implementation model )。

在测试工作流期间,根据用例的功能描述编写测试用例( test case ),验证系统是否实现了的用例的功能。因此,用例将各个工作流整合成一个流――确定用例、分析用例、设计用例、实现用例、根据用例编写测试用例来验证系统设计。

2.2 以构架为中心的过程

在 rup 中,软件系统的构架是指系统重要组件的组织或结构,这些重要组件通过接口与那些由不断减小的组件与接口所构成的组件进行交互。构架具有以下作用:

1 )理解系统 rup 使用 uml 可视化建模系统的构架,并以构架为中心进行开发,这使得开发人员、管理人员及其他相关人员能够详细理解所需要做的工作,以利于他们参与系统的开发。

2 )组织开发 构架设计师通过将系统划分为带有明确定义接口的子系统,并让开发小组负责每个子系统,可以显著减少开发组之间交流的工作量,而且接口双方的软件可独立地进化。

3 )鼓励重用 好的构架为开发人员提供了可以在其上开展工作的稳定的骨架,它有助于开发人员知道在哪里能有效地找到可重用的元素以及发现合适的可重用的组件。

4 )进化系统 一个具有稳定的构架的系统在分析和设计时就考虑到系统进化的需求,从而具有一定的容变能力,系统可以适度地进化。

2.3 迭代和增量开发

迭代( iteration )是指带有已建立基准( base line )的计划和评估准则的独特活动序列,迭代生成系统的内部或外部发布版( release )。增量( increment )是指在后续迭代结束后,两个发布版本之间存在的差异(差值)。在 rup 中,软件的生命周期是由一系列迭代组成的,这些迭代都是由软件项目分解成的许多袖珍项目( mini-project )。每个迭代都产生以内部版本形式交付的实际结果,其中每个内部版本会增加一个增量并表明所关注的风险得以降低。这些版本可以展示给客户,从而获得有价值的反馈以确认工作成果。早期阶段的迭代主要是关注确定项目的范围,消除关键风险和建立系统构架基准。后期迭代则不断增加增量结果,直至得到一个可对外发布的产品。迭代有助于管理层规划、组织、监控和控制项目。

迭代和增量开发具有以下的一些优点:( 1 )允许变更需求;( 2 )允许持续的集成;( 3 )及早降低风险;( 4 )有助于组织学习和提高;( 5 )提高复用性;( 6 )生成性能更强壮的产品。

3 殷行物业管理系统的开发过程

该系统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模块:

• 小区管理 公司经营业务所涉及的小区的信息管理。

• 房屋管理 公司所管理的房屋的资料的管理和维护。

• 房屋租赁管理 实现房屋租赁的功能。

• 租金管理 实现租户租金的收取和各项报表的编制功能。

• 私房管理费管理 实现私房用户的管理费管理。

• 系统维护 系统的用户、安全和公共信息的管理。

我们首先和用户一起对该公司的业务进行建模,建立业务用例模型,然后再一起分析这些业务用例的实现,明确用户对将要开发系统的功能需求。通过分析,我们获得了“接收房屋”、“出租可租房”、“建租户账”、“收取租金“、“租金调整”和“租金减免”

等对于决定系统构架具有重要作用的核心系统用例。因为租金调整和减免方面的业务规则非常复杂而且易变,我们决定采用 ejb 组件构架,将业务规则封装在企业 javabeans 中,以利用 ejb 构架在系统维护和进化方面的优势。图 1 是该系统构架的部署视图( deployment view )。

由于 rup 的特征和 ejb 技术的采用,我们在开发过程中很好地克服了需求变更和更改设计方面的难题,在开发的后期没有出现什么重大的错误设计和返工。

4 房屋租赁管理子系统的开发实例

限于篇幅,我们以房屋租赁管理子系统在第一次生命周期中的开发过程来阐述 rup 的应用方法,这里给出的只是一个基本的过程框架。

4.1 业务建模

业务建模的目的在于了解目标组织的结构、机制、当前存在的问题、改进的可能性,并确保客户、最终用户和开发人员就目标组织达成共识,最后还要导出支持目标组织所需的系统需求。

下面是房屋租赁子系统业务用例模型中的“客户租房“业务用例(这里我借鉴了 cockburn 的用例思想):

用例名称 (use case) :客户租房

首要主角 (primary actor) :客户

范围 (scope) :殷行物业公司

层次 (level) :概要目标

前提条件 (preconditions) :当前有空的出租房

触发条件 (trigger) :客户申请租房

成功保证 (success guarantees) :客户顺利地租到房屋

最低保证 (minimal guarantees) :客户取消租房

基本流 (basic flow) :

• 客户向公司提出租房申请,并提供相关材料和客户租房条件。

• 业务员审核客户材料,并根据客户租房条件检索可租房 。

• 客户选定中意的可租房。

• 业务员出租选中的可租房 。

• 计账员为客户建立租金账户 。

备选流 (alternative flow) :

// … (略)

2b 、未找到符合客户租房要求的房屋 3a 、客户不满意所选的房屋

a 、客户重新提出租房 条件

a1 、业务员根据客户租房条件检索可租房屋 。

这个过程可重复多次,直到客户接受房屋或取消租房。

b 、客户不再租房,流程终止。

业务用例实现由业务对象模型来描述,它是对业务工人和业务实体之间应该如何联系和协作以执行业务的一种抽象。 系统分析员使用 该模型来确定系统主角和系统用例。

4.2 需求

分析业务用例模型中“客户租房“业务用例的实现,可以确定 业务员 和计账员等业务工人 (business worker) 对系统的功能需求,从而得到三个系统用例,如以上斜体部分所示。采用类似方法获得的所有系统用例构成了系统的功能需求。 这时,业务用例中的业务工人映射为系统用例的主角。下面是“出租可租房”系统用例的事件流:

用例名称 (use case) :出租可租房屋

首要主角 (primary actor):业务员

范围 (scope) :殷行物业管理信息系统

层次 (level):用户目标

前提条件 (preconditions):客户选定可租房

触发条件 (trigger):业务员开始租房

成功保证 (success guarantees):待租房屋顺利租出

最低保证 (minimal guarantees) :(无)

基本流 (basic flow) :

• 业务员输入租户信息。

• 业务员输入租赁凭证资料。

• 系统 添加新租户 。

• 系统将 可租房转换为已租房 。

• 系统 创建租赁凭证 。

备选流 (alternative flow) :

//…. (略 去了备选流中的用例 )

4.3 分析设计

分析设计工作流的主要目的是将需求转化为系统的设计以及开发出健壮的构架。涉及到的角色有构架设计师、设计师和数据库设计师等。构架设计师的主要工作是构架分析、确定设计机制等。设计师的主要工作是用例分析、用例设计、类设计和子系统设计等。数据库设计师设计系统的数据模型。

对“ 出租可租房屋 “系统用例进行用例分析和设计,得到其用例实现的协作图(图 2 )。

从图中可得到如下的设计类:实体类( renterwithouaccount -未建账租户、 rentingcard -租赁凭证、 rentedhouse -已租房、 rentablehouse -可租房、 rentablehouseset -可租房集合)、控制类( rentingmanager -租赁管理器、 transactionmanager -事务管理器)、边界类( rentingform -租赁窗体、 rentingcarddlg -租赁凭证资料对话框)。

根据实体类之间的关系,可以得出关于房屋租赁的局部数据模型(图 3 )。

4.4 实施

在实施阶段,将分析设计阶段产生的设计模型作为输入,探讨如何用源代码、脚本、二进制代码、可执行体等组件来实现系统。由于我们采用了 ejb 技术,因此在 rational rose 中,我们将以上的实体类映射成了 entitybean 类,控制类映射为 sessionbean 类,而边界类则映射为客户端的 javabean 。最终, renterwithouaccount 、 rentingcard 、 rentingmanager 等企业 bean 类被部署在 jboss 应用服务器中。

至此,房屋租赁管理子系统的第一个版本已经产生,用户可以试用该系统以提出改进意见和新的需求,并在下一轮迭代中加以实现。实际上,我们只经过了四轮迭代,用户便接受了该子系统。

5 结束语

由于 rup 是一个庞大复杂的软件开发过程框架,在实际开发过程中,我们对 rup 进行了适当的裁剪以适应系统的规模和特点,省去了开发大规模系统所需的活动和工件。 case 工具我们主要选用了 rational rose 、 clearquest 、 soda 和 requistepro ,开发工具选用了 jbuilder5 ,数据库选用了 sqlserver7 ,应用服务器选用了 jboss , web 服务器选择了 tomcat 。最终我们以较低的成本,在客户要求的进度内开发出了令人满意的物业管理信息系统。

三、管理系统中计算机应用课堂笔记4

第四章信息系统规划和可行性研究

4.1信息系统规划概论

4.1.1系统规划的目的

对信息系统规划的目的,主要有如下几方面:

1.保证信息系统开发符合企业总的战略目标,使系统能真正成为提高企业竞争力的有力工具。

2.保证信息系统满足企业各部门对信息的需求。

企业是由众多的部门所组成的复杂系统,各部门有自己的功能,部门之间通过信息流相互联系。

3.为领导对系统开发决策提供依据。

4.明确系统开发的优先顺序。

4.1.2系统规划的主要内容

一个企业的信息系统规划可划分为战略性规划和执行性规划两大部分。战略性规划是宏观指导性的长远规划,执行性规划是对战略性规划的具体化和细化。

1.信息系统的战略性规划

信息系统的战略性规划就是要在企业战略规划的指导下,考虑企业管理环境和信息技术对信息系统的影响,对企业内部的信息技术和信息资源开发工作进行合理安排,确定信息系统在组织中的地位以及结构关系,并制定出分阶段的发展目标、关键任务和主要内容。

2.企业信息系统的执行性规划

企业信息系统执行性规划又称为开发规划,是对战略性规划的具体落实,主要内容如下:

(1)系统目标与范围的描述。首先要确定信息系统目标;确定系统界面,系统与外部的信息联系;系统的主要功能;系统与企业其他计算机的应用。

(2)系统运行环境描述。它是说明系统运行在管理方面的基本要求与条件,包括管理思想及管理方法变革的设想、业务流程重组及组织机构的变化、职能调整的设想。

(3)信息系统的硬件与系统软件配置。它是说明计算机和网络系统的配置要求,系统软件的配置要求。其目的是通过系统配置可以比较准确地估计出系统的总投资,有利于领导对是否开发信息系统进行决策。

(4)系统开发计划。在计划中要确定系统开发策略(即系统开发的方式与方法),开发阶段的划分,开发的优先顺序及每阶段投入资源的预算,系统运行环境的形成与优化方案。

4.1.3诺兰模型

美国专家诺兰(r. l. nolan)提出了在一个地区、一个行业乃至一个国家计算机应用发展的客观道路及规律,即所谓诺兰模型。诺兰模型六个阶段模型。

1.初始阶段

这个阶段人们对计算机还很不了解,引入少数的计算机主要起到宣传、启蒙的作用,人们对它的兴趣也只是由于新鲜,注重学习技术,不求实际的效益。

2.普及阶段

此时计算机技术开始普及,一些初期尝试的成功,使人们对计算机技术开始产生了实际的、基于自身工作需要的兴趣。这个阶段,计算机的作用主要还是用于学习和培训,真正用于管理的尚属少数。学习及普及是这一阶段的主要的工作。

3.控制阶段

此时投入使用的计算机应用系统逐渐多起来。然而由于缺乏全局考虑,各单项应用之间不协调,并未取得预期的效益。人们开始对计算机的使用进行规划与控制。

4.集成阶段

人们按照信息系统工程的方法,全面规划,切实地从管理的实际需要出发,进行信息系统的建设与改造。

5.数据管理阶段

信息管理提高到了一个新的以计算机为技术手段的水平上,计算机已经成为日常管理工作的不可缺少的工具,日常信息处理工作已经普遍由计算机来完成。计算机作为日常信息处理工具的作用开始发挥出来,投资开始见效。

6.成熟阶段

在日常数据已经进入计算机的条件下,人们进一步对这些数据加工整理,充分利用,从而使决策水平提高,优化管理,避免失误,真正发挥对各级决策的支持作用。这时,计算机的作用才充分发挥出来。

4.2信息系统规划的主要方法

4.2.1战略集合转移法

战略集合转移法(strategy set transformation,sst)是把组织的总战略看成一个信息集合,由使命、目标、战略和其他战略变量(如管理水平、环境约束)等组成。信息系统战略性规划过程,就是将企业的战略集转化为mis的战略集的过程。

该方法的第一步是识别和阐述企业的战略集,首先考察企业是否有写成文的战略计划,如果没有,就要去构造这个战略集。可以采用下述步骤:

一是描绘出企业有关的各类人员的结构,如企业股东。供应商、顾客、管理者等不同集团。

二是识别每种集团的目标。

三是识别每种集团的使命及战略。

第二步是将企业的战略集转化为mis的战略集。mis战略集应包括系统目标、约束及战略计划。在此基础上信息系统分析员可提出mis执行计划。

4.2.2关键成功要素法

所谓的关键要素,就是关系到企业的生存与组织成功的重要因素,它们也是企业最需要得到的决策信息、是值得管理者重点关注的活动区域。关键要素是企业it支持最先要解决的问题,也是投资最先予以保证、质量要求的环节。

csf分析包括四个步骤:

一是了解企业及信息系统的战略目标。

二是识别影响战略目标的所有成功要素。可以借助因果关系树等方法来辅助分析。

三是确定关键要素。这需要对所有成功因素进行评价,判断它们对组织目标的影响力,找出影响力大的因素,可以采用层次分析法、特尔斐法、模糊综合评判法等来辅助分析。

四是识别性能指标和标准。给出每个关键要素的性能指标和测量标准。

4.2.3企业系统规划法

企业系统规划法(business system planning,bsp)的基本出发点是:必须让企业的信息系统支持企业的目标,让信息系统战略表达出企业各个管理层次的需求,向整个企业提供一致性的信息,并且在组织机构和管理体制改变时保持工作能力。

bsp方法实现的主要步骤有定义企业目标、定义企业过程、定义数据类、定义信息系统总体结构等。

第一步是定义企业目标,要在企业各级管理部门中取得一致的看法,使企业的发展方向明确,使信息系统支持这些目标。

第二步是要定义企业过程,这是因bsp方法的核心。所谓企业过程就是企业资源管理所需要的、逻辑上相关的一组决策和活动。企业过程演绎了企业目标的完成过程,又独立于具体的组织机构变化,是建立企业信息系统的基础。

第三步是定义数据类,即认识这些过程所产生、控制和使用的数据,具体了解各种数据的内容、范围、可靠性等,认识数据的共享要求和数据政策,以及数据使用中的问题,使信息系统规划能够;满足数据资源管理的要求。

第四步是定义信息系统总体结构,即对数据资源和信息流程进行合理组织的方案,具体包括识别出系统和各个子系统,以及它们所支持的企业过程,从而将企业目标转化成信息系统的目标。

4.3系统规划的可行性研究

系统规划的可行性研究的工作内容是进行初步调查,综合考察企业和环境状况,信息处理状况和问题,建立新系统的资源的状况,以及企业领导和管理人员对建立新系统的支持程度等情况。明确原系统存在的问题、新系统的目标与范围,对系统的执行性规划进行审定和可行性分析,初步评价解决问题的几种设想和方案,对是否有必要建立一个新的管理信息系统而提出建议。

4.3.1初步调查

初步调查是可行性分析的基础。可行性分析小组需调查的内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l.企业和环境概况

它包括企业发展历史、发展目标和经营战略、规模、产品结构和水平、技术水平、经济实力、人员数量及结构、设备情况、组织机构、地理分布、客户特点及分布、国家对企业发展的有关政策、同行业发展情况、竞争对手情况、产品市场动态等。

2.信息处理状况

它主要指调查企业固定信息与流动信息量、信息处理的过程与能力、人员状况、技术条件(包括计算机应用情况)、工作效率等基本情况。在此基础上进一步了解现行系统存在哪些问题、哪些方面不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哪些是关键问题、用户的真实要求及为什么要采用新的计算机管理系统来代替现行系统、用户期望新系统应满足哪些要求等。

3.开展系统开发的资源情况

为建立新的计算机管理信息系统,企业可以或者准备投入的资金、物力、人力以及其来源的情况。

4.企业领导和各职能部门负责人对系统目标和范围的看法,对系统开发工作的态度。

4.3.2规划的可行性分析

系统规划方案的可行性应从经济方面、技术方面、系统运行方面进行分析和评价。

1.经济的可行性

它主要是指进行系统的投资/效益分析。新系统的投资包括硬件、系统软件、辅助设备费、机房建设和环境设施、系统开发费、人员培训费、运行费(包括硬件、软件维护,计算机系统人员的工资,日常消耗物资的费用)等。系统的效益主要从改善决策、提高企业竞争力、加强计划和控制、快速处理信息、改善顾客服务、减少库存、提高生产效率等方面取得。将初步算出的新系统可能获得的年经济收益,与系统投资相比较,从而估算出投资效果系数和投资回收期。根据估算的直接经济效果和各种间接效益,评价新系统经济上的可行性。

2.技术的可行性

经过经济分析,在确定企业准备投资多少来达到系统的目标之后,再进行技术上的可行性分析。评价总体方案所提出的技术条件如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的配置、网络系统性能和数据库系统等,能否满足新系统目标的要求,并对达到新系统目标的技术难点和解决方法的可行性进行分析。此外,还应分析开发和维护系统的技术力量,不仅考虑技术人员的数量,更应考虑他们的经验和水平。

3.系统运行的可行性

系统的建立要考虑社会的、人为的因素影响;要考虑改革不适合新系统运行的管理体制和方法的可行性,实施各种有利于新系统运行建议的可行性、人员的适应性以及法律上的可行性(如保密、拷贝、转让的限制)等。此外,对新系统运行后将对各方面产生的影响也应加以分析。

根据可行性分析结果,提出可行性研究报告,其主要内容包括:

。现行系统概况,包括企业目标、规模、组织结构、人员、设备、效益等。

。现行信息系统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主要信息需求。

。拟建系统的规划方案。

。经济可行性分析包括新系统的投资、运行费用、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技术可行性分析,包括对所提供技术的评估,分析使用规划中所提供的技术能否达到预期目标的可行性。

。系统运行的可行性分析。分析新系统运行对管理思想、管理体制和方法变更的要求,实施各种有利于新系统运行的改革建议的可行性、人员的适应性。

。结论。对可行性研究结果的简要总结。

系统规划的可行性分析,以可行性分析报告的形式提交有关会议论证。会议除企业领导、企业各主要业务部门负责人、系统分析人员以外,还应邀请计算机应用方面的专家参加,充分讨论,提出下一步行动的建议或修改意见。结论可以是下列四种之一:

(l)可以立即开始开发工作。

(2)需要推迟到某些条件(如资金、技术、管理)具备后才能进行系统开发。

(3)需要对目标进行某些修改后才能进行系统开发。

(4)完全不可行,没有必要进行系统开发,终止工作。

第五章系统分析

系统分析的主要目的是对现行系统进行详细调查,以充分掌握现行系统全面和真实的情况,分析用户信息需求,在此基础上提出新系统的逻辑模型。

系统分析阶段的主要活动有:现行系统的详细调查、用户需求分析和新系统逻辑模型的建立等。

5.l现行系统详细调查

现状调查是在所确定的系统范围之内,对现行系统进行详尽、深入的调查和分析,收集一切有关的事实、资料和数据,彻底掌握现行系统的工作状况,为下一步的需求分析和建立逻辑模型提供依据。

现状调查的方法可以多种多样,如召开调查会、个别交谈、发查表收集书面意见、调查人员直接参加业务实践、请管理人员给组介绍情况、查阅企业的有关资料等。

在现状调查及以后的系统分析工作中,将要用到一系列描述、分析现行管理系统和新的目标系统的工具(各种图、表和方法)。

现状调查应“自顶向下”、由抽象到具体地进行,调查内容有企业组织结构和信息关联状况、系统业务流程、系统数据调查等几个方面。

5.1.1企业组织结构与信息关联状况

1.组织结构

现状调查的第一步,就是要了解企业组织结构的现状及各组成部分之间的联系,并用组织结构图将它描绘出来。

2.信息关联情况。

在组织结构调查以后,接着应按照组织结构,进一步了解企业各管理层次、各管理职能部门和生产部门之间的信息联系,绘制出信息关联图。

5.1.2系统的业务流程

组织结构图和信息关联图描述了企业各组成部分及其信息之间的联系,是企业管理信息系统背景的综合性概述,比较粗略和抽象。

1.调查应按照原系统的管理业务流程,一个环节一个环节地深入细致地进行。

2.为了准确地表达原系统的业务处理流程和便于以后各工作阶段能有效地研究和使用这些调查成果,一般采用业务流程图作为描述原系统业务的工具。

业务流程图是系统业务调查中使用得最普遍、最重要的工具。

5.1.3系统的数据调查

1.全面收集与业务有关的所有保存和传递数据的载体,包括各种原始凭证、票据、单据、台账

对上述各种数据需要进行汇总、整理,为以后的数据分析和数据库设计打下基础。系统调查的数据汇总为三类:

(1)输入数据。主要指输入系统进行处理的凭证、票据,或下级部门上报给本系统的报表。

(2)存储数据。主要指各种台账、记录文件,是本系统实现计算机化后,需要存储的数据的主要内容。

(3)输出数据。指由本系统将输入数据和存储数据进行加工处理,产生的各类报表和查询结果。它是计算机化以后系统输出和网络传输的主要内容。

2.数据分布的估算

在汇总的基础上按部门进行数据分布估算,分析企业数据量在不同业务部门的分布、数据来源、数据的时间分布,各业务部门数据处理的重点等。同时也可以用所列的数据存储量为基数,并充分考虑到系统发展的需要,估计新系统计算设备应提供的存储能力。

5.2需求分析和系统逻辑模型的建立

需求分析则是对原系统的功能和信息作进一步的分析和抽象,以确定新系统应满足的要求,即明确新系统应当“做什么”,从而完成新系统的逻辑设计。

这个分析和抽象工作可分以下三步进行:

5.2.1数据流程图的绘制

数据流程图既是对原系统进行分析和抽象的工具,也是用以描述新系统逻辑模型的主要工具。它有两个特点:

(1)具有概括性。

(2)具有抽象性。

由于数据流程图简明、清晰,不涉及技术细节,容易让用户理解,因此数据流程图是系统分析人员与用户进行交流的有效工具,也是系统设计的主要依据。

1.数据流程图的符号

在数据流程图中,采用四种符号。

(1)外部实体。这是指不受所描述的系统控制,独立于该系统之外的部门、群体,或另一个信息系统。

(2)处理功能。这是指对输入数据流进行加工、变换与输出数据流的逻辑处理过程。

(3)数据存储。这是指逻辑上要求存储的数据,不考虑具体数据的存储介质和技术手段。

(4)数据流。这是指与所描述系统数据处理功能有关的各类数据的载体,是各处理功能输入和输出的数据集合。

数据流用一根箭线表示。

2.顶层数据流程图

数据流程图的绘制,采取自顶向下逐步求精的方法,即先把整个系统当做一个处理功能来看待,画出最粗略的数据流程图;然后逐层向下分析,分解为详细的低层次的数据流程图。

(1)顶层数据流程图的一般形式。任何系统,无论多么复杂,顶层数据流程都可粗略地表达一种形式。若系统中具有全系统共享的数据存储,可表示在顶层数据流程图中,部分处理功能共享的数据可在低层次数据流程图中表达。

(2)顶层数据流程图的绘制。先应根据系统可行性分析确定的范围和目标、用户的需求,划定系统的界面。界面内的,作为具体分析的系统;界面外的、与系统有数据联系的部门和事物,则视为外部实体。

3.低层次数据流程图

在顶层数据流程图的基础上,将处理功能(逻辑功能)逐步分解,可得到不同层次的数据流程图。

用分层次的数据流程图来描述原系统,把系统看作一个统一的整体,进行综合的逻辑描述。首先要划定系统的边界,分析系统与外界的信息联系。

4.扩展的数据流程图

扩展的具体内容有两个方面:(1)应用计算机以后,可以增加许多原来手工处理难以完成的各种功能。(2)扩展是增加对各种例外情况和错误情况的处理。

最终确定的数据流程图,是新系统的综合逻辑描述,着重反映系统的全貌。而逻辑模型的许多细节,如每个处理功能的要求,数据流和数据存储的具体内容、特征等,不可能在一套图中完全表示出来,因此还要进一步进行下面两步的分析工作,即数据分析和功能分析。

5.2.2数据分析

数据分析的任务,是将数据流程图中所出现的各组成部分的内容、特征用数据字典的形式做出明确的定义和说明。

1.数据字典的作用和编写要求。

数据字典是给数据流程图中每个成分以定义和说明的工具。数据字典的作用是对数据流程图中的各种成分,包括数据项、数据结构、数据流、数据存储、处理功能、外部项等的逻辑内容与特征予以详细说明。数据字典中有关系统的详细信息是以后系统设计、系统实施与维护的重要依据。

2.数据字典的生成方法

生成数据字典的方法有两种:由手工方式生成和由计算机辅助生成。手工编写的优点是具有较大灵活性与适应性,但手工编写效率低。我困难、容易出现疏漏和错误,对数据字典的检验、维护、查询、统计、分析都不方便。计算机辅助编写数据字典是将数据字典有关的数据输入计算机,存储在数据字典库中。计算机辅助生成的数据字典具有查询、维护、统计、分析等功能。

数据字典中的条目有以下六种形式:

(1)数据项。

(2)数据结构。

(3)数据流。

(4)数据存储。

(5)处理功能。

(6)外部实体。

5.2.3功能分析

功能分析是对数据流程图中处理过程的功能作详细的说明。从逻辑上进行分析,处理功能可归纳为三类,即数据的输入和输出处理、算术运算、逻辑判断。常采用决策树、决策表及结构化语言等作为描述功能分析的工具。

1.决策树

决策树又称判定树,是一种呈树状的图形工具,适合于描述处理中具有多种策略,要根据若干条件的判定,确定所采用策略的情况。左端圆圈为树根表示决策结点;由决策结点引出的直线,形似树枝,称为条件技,每条树枝代表一个条件;中间的圆圈称为条件结点;右端的实心圆表示决策结果。决策树中条件结点以及每个结点所引出条件技的数量依具体问题而定。

决策树的优点是清晰、直观;缺点是当条件多,而且互相组合时,不容易清楚地表达判断过程。

2.决策表

决策表又称判断表,是一种呈表格状的图形工具,适用于描述处理判断条件较多、各条件又相互组合、有多种决策方案的情况。决策表由四部分组成,

3.结构化语言

在自然语言的基础上发展了一种规范化的语言表达方式,它使用的词汇主要有三种:即祈使语句中明确的动词;数据字典和数据流程图中的名词;表示处理逻辑结构的保留字。

用结构化语言任何处理逻辑都可以表达为顺序、选择判断、循环三种结构。

(1)顺序结构中的祈使语句应包含一个动词及一个宾语,表示要进行的处理(包括输入、输出及运算等)。

(2)判断结构有两种表示形式,可与判定树、判定表的表达方式相对应。

(3)循环结构是指在条件成立时,重复执行某处理,直到条件不成立时为止。

5.2.4数据/功能分析

u/c矩阵是一张表格。它可以表数据/功能系统化分析的结果。它的左边第一列列出系统中各功能的名称,上面第一行列出系统中各数据类的名称。表中在各功能与数据类的交叉处,填写功能与数据类的关系。

u/c矩阵的正确性,可由三方面来检验:

(1)完备性检验。这是指每一个数据类必须有一个产生者(即“c”)和至少有一个使用者(即“u”);每个功能必须产生或者使用数据类。否则这个u/c矩阵是不完备的。

(2)一致性检验。这是指每一个数据类仅有一个产生者,即在矩阵中每个数据类只有一个“c”。如果有多个产生者的情况出现,则会产生数据不一致的现象。

(3)无冗余性检验。这是指每一行或每一列必须有“u”或“c”,即不允许有空行空列。若存在空行空列,则说明该功能或数据的划分是没有必要的、冗余的。

将u/c矩阵进行整理,移动某些行或列,把字母“c”尽量靠近u/c矩阵的对角线,可得到c符号的适当排列。

5.3系统分析报告

系统分析阶段最后一项任务是编写系统方案说明书。它实际上是整个系统分析阶段的工作总结或成果,又是企业领导对系统进入设计阶段决策的依据,其主要内容包括:

1.原系统的状况和问题

2.新系统的目标

3.新系统的逻辑设计

4.有关新系统方案的比较